2020年10月9日23時,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,由航天科技集團研制的“天問一號”探測器主發(fā)動機工作480余秒,順利完成深空機動。
“就像汽車從一條高速公路轉向另一條高速公路時,需要打方向盤變道一樣。”專家介紹,為了減小飛行偏差,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修正。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,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機動。
天問一號的軌道設計,綜合考慮了從發(fā)射到火星捕獲的各種約束條件并使推進劑消耗盡可能小,采取了轉移過程中進行一次深空機動的策略。
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 2940 萬千米的深空實施,是天問一號第三次開啟發(fā)動機進行變軌控制,也是本次火星探測任務到目前為止難度最大的一次。
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主要包括發(fā)射段、地火轉移段、火星捕獲段、火星停泊段、離軌著陸段和科學探測段等六個飛行階段。目前探測器處于地火轉移段,由環(huán)繞器提供飛行控制與能源。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地火轉移段需要進行4到5次軌道中途修正和1次深空機動。此次深空機動前,天問一號已經(jīng)成功實施了兩次軌道中途修正。
8月2日7時0分,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3000N發(fā)動機工作20秒鐘,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,并驗證了3000N軌道控制發(fā)動機在軌性能。得益于長五遙四火箭入軌精度非常高,本次探測器修正的幅度很小。
9月20日23時,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4臺120N發(fā)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,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,并在軌驗證了120N發(fā)動機的實際性能。由于發(fā)射入軌和第一次中途修正的精度很高,本次修正量很小。
后續(xù),探測器將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后與火星交會,期間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。
聲明: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